感受,我理解为一个人的综合感觉,引发源可能系身体、事件、自己的思维,不仅包括生物激素,也包括神经的感知。感受直接作用在心态和整个身体上,影响人的整体表现,甚者可能会影响全部生活。感受于生活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如果能智慧地梳理和牵引自身感受,生活必能打开一扇新窗口。
生活中每天接触的,是内在(自己)的感受和交际者(自己之外需交流的所有人)的感受。
提升内在感受力,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头脑
内在的感受受思维和心态把控,通过神经来感知和反应的,只有敏感地感知内心的感受(其实是大脑和身体共同释放出来的),并以开放、坦然的心态梳理,才能逐渐洞察感受的生起与变化,觉察到感受在整个身体上的影响。
在社会和工作中,如果负面情绪太盛,影响思维,极容易影响行为表现。如果没有觉察,积郁起来,很可能发生不理性的行动。近日发生的幼儿园伤人事件,伤人者极可能积累了大量的负面感受,失去理智,才去伤害那些可爱又弱小的孩子。
正常的成年人必须为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负责,不要让头脑中的思维全被恶劣的感受牵走。
心态比思维更能从根上影响感受,但是心态不易觉察出来,感受更容易体会,人需要通过觉察感受,来感知心态的变化,反过来调整心态。再让心态发挥作用,给自己带来更好的感受。
如果平日里,总抱着开放的心态去看待所有事件,负面情绪生起时,内心一有不舒服,就很快察觉,寻找来源,剖析清楚,梳理顺当,负面情绪就不会轻易给生活带来累赘。
梳理负面情绪,看自己是因为何人何事,生出这种负面情绪。如果因人,那就想想:这个人我能影响么?不能的话,何必为他生气委屈,不如远离这类人;如果能够影响,那就想办法改变他,让他做对我有利的事,一味气郁不过是种无用功。如果因事,就去想解决之道,自己难解决,就去求助有能力的人来帮忙。
并不是说生气的情绪不能有,也不能一感觉有了负面情绪,就赶快挡住不许发泄。对人而言,任何情绪都很重要,任何感受都同等重要,要享受美好的生活,就不能堵塞感受,把所有负面感受都挡住,不予抒发,反而会让负面情绪越累积越严重。
感受和情绪,宜疏不宜堵。一个感受通畅的人,内心更自在,行事更坦然,生活才能越来越顺利。
尊重内在的感受,在感受上付出关注,付出心力,感知感受的变化,梳理源头和经历,看到感受的影响,在这个过程中,其实蕴含着自己对自我的关怀。自我尊重和关注,会带来极大的幸福感。
如果心态闭塞,总把注意力放在有限的区域里,头脑里有很多限制规矩,便会行事执拗,不肯变通,总认为自己天下最正确,就会把内在的感受封闭起来,只接受人生早期已经定型的理念,不能容纳新鲜的、和以前有丁点冲突的尝试。
世界运行的规律很奇妙,老子说,天之道,损有余以补不足,一直成功的人物,不见得一生成功,如项羽;一直失败的人,也不见得就会变成最差劲的,如刘邦。
只能接受成功这一种结果的人,心态越来越封闭,会变得越来越脆弱,不断从失败里站起来的人,心态越来越开放,看到更多的可能性,反而越来越强大。
提升交际中的感受力,保持谦逊和利他
人际关系对生活有很大影响,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,寿命与亲密关系的相关性很高,亲密关系越良好的人,往往越长寿。
生活在各种关系中间的我们,也从各种关系中吸收情感,而这种情感是基于我们所交际的人的感受的。
交际者与我们交流中,生起的感受是开心畅快的,自然会反馈给我们具备正能量的情感支持,生起的感受如果是压抑或气愤的,也会或早或晚反馈充斥负能量的情感阻碍。
觉察交际者的感受,对我们的亲密关系,会有很大影响。
人格分不同类型,对同一引发源而产生的感受,会截然不同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内心和外在,对世界来说,都非常珍贵而可爱。如果父母总抬高“人家的娃”,打击自己的孩子,就是不知道这一点,这是无知。
人格类型可以分为内向和外向、感性和理性、计划和灵活、务实和务虚,在心理学或者实际生活里还可以有其他很多种分类。显然,对于内向、理性、计划、务实的人来说,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和思维,对交际者的感受,则略为迟钝。
人受成长环境影响,也会对他人感受不同。沐浴广泛爱意的孩子,更容易关心他人感受,而在冷漠家庭中成长的人,对他人感受也可能淡漠,即使对他人的反应很敏感,也是基于自身感知上的,并不能准确地感知他人的正常感受。
比如,林妹妹,她对别人的言语很敏感,却深深沉浸在自己的感受里,不怎么在意别人怎么感受的。宝钗就比较关注别人的感受,即使总利用别人的感受,也是因为有对交际者的较高的感受力。
通常,怎样可以提升交际中的感受力呢?自然是放轻对自己的关注,加重对交际者的关注。对方的话语、动作、微表情,所有表现,都在显示其感受。用谦逊的心态,尊重对方的感受,对方自然也会把这种好意反馈回来。
让对方的感受更好,学会用利他的心态对待对方,了解对方的处境、成长过程、性格、喜好,找到让对方感受更高兴的方式。
这样做很容易感觉是在巴结对方,其实不是。我们选择的交际者,都是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人,是值得尊敬的人,或是值得爱的人。放轻对自己的关注,并不是放弃自己的原则,只是不像林妹妹那么敏感,那么容易被伤害。
秉持真诚、双赢的原则,关注交际者的感受,是为了双方的关系更亲密,合作更顺利,行动可以更为默契。不重面子,只看事情实质。
提升感受力,可以在生活实践里一直坚持下去,开放和利他的心态,会帮助我们在生活里收获更多的善意反馈,处理关系和事件,就会越来越轻松,自然会通向更顺利的生活。
友情提示: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,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面链接下载App。小说更全更新更快。百万小说免费阅读。网上找不到的小说这里都有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