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尔斯泰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的开篇语非常震撼:
“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。”
那么幸福的家庭哪些地方相似?
仔细想来,一个幸福的家庭应该是:爸爸被尊重,妈妈被宠爱,孩子被接纳。
每个孩子都在想,等自己不再需要依赖父母生活时,就可以完全独立,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。
但是,等着真正成家立业后,只要你稍加留意,就能发现一个事实:
除了继承父母的基因外,你的一言一行都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。
知乎上,曾有一个高赞贴:你什么时候感到最无能无力?有一个答主是这样说的:
我从小就发誓长大后,不要做像我父母那样的人,自私、专制、不懂尊重。
但在教育孩子上,我发现自己的言行举止完全是我妈的翻版,竟然不由自主地犯着和父母一样的错误。
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可不只是简单的行为的“复制”,还包括塑造了一个人现在和将来的性格、情绪、情商、安全感等。
深度心理学有一个观点:一个人的一生,包括言谈举止和心灵能量,都深度受原生家庭的影响,并且这种影响,不会因为个人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消失。
你现在整个人所呈现出来的状态,其实都藏着过去原生家庭的样子。
如果你没有安全感、不会管理情绪、不懂自愈方法、幸福感较低。一定记得回来梳理一下你的原生家庭。但请记住,原生家庭塑造了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,但是却不能成为束缚我们内在生长的枷锁。
“原生家庭非常幸福是怎样的体验?”网友们千差万别,答案却大同小异:
“小学的时候,小学同学的父母挽着手来接我同学回来,让我们其余一干人等艳慕不已。然后那个同学的家就成了我们心中最美好的家庭。”
“小时候,我没有被强迫上过任何补习班。现在面临职业规划,他们也从未试图说服我考公或者考教师证。去年跨年的凌晨,我给爸妈发短信,说我才不要当你们的小棉袄,我要当你们的军大衣。第二天,我妈给我回短信说,小棉袄就够啦,好看还不冷。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。我爸回的短信是,我和你妈妈能照顾好自己,你的最大的任务是让自己过上快乐的生活。”
家庭是母亲的世界,父亲的王国,儿童的乐园——这就是一个幸福家庭应有的模样。
那么,如果你觉得受到了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,该如何摆脱状况,成为自己的疗愈师?
首先,梳理自己的原生家庭,承认原生家庭有它自己的局限性。其次,科学的分析自我成长系统存在的问题,深度了解自我,洞察最真实的内心。最后,掌握心理学自愈方法,激发内在能量,不断修复和完善自我的人格。这不仅是你遇到更好的自己的第一步,也是你遇到更好的“孩子”的第一步。
因为,你,就是孩子未来的原生家庭;你,就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。
(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)